商城
“在智能農機的幫助下,不需要親身下田做各種繁重作業,相比城市的工作更自由?!?0后新農人梁亨達是廣州增城的種糧大戶,千畝農田只需一人管。
回憶起從國企離職進入農業的過往,梁亨達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3年前見識到極飛農業無人機對遭受稻飛虱蟲害的農田進行打藥的“高科技種地”場景后,徹底改變了他對農業的看法,并毅然離開“金飯碗”入坑農業。
“以前用人工撒肥,一百畝田需要2-3個人工作2天才能完成,人工成本只需1000多元,農業無人機幾起幾落就將原本需要忙碌一天的任務輕松搞定,提高了效率,也減少了成本?!绷汉噙_至今依然記得這些具體而鮮活的細節。
如今,像梁亨達一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出現在田間地頭,新農人吳董淑走出農村又最終回歸農業,閆文炯組織200多架農業無人機參與當地小麥統防統治,楊秀世將自家農資店的生意嵌入到農業無人機飛防服務產業鏈,他們背后是年輕人扎根農村農業卻又傾心現代勞作方式的典型縮影。
從人口紅利轉向技術紅利、人才紅利,已成為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義。為此,國家從頂層架構到具體執行不斷推進“智慧農業”發展,吸引越來越多企業投入其中,進行技術創新、產品研發、生產智造,不斷描繪清晰智慧農業的發展脈絡。深耕農業8年的極飛科技,是一家致力用機器人和AI技術賦能農業的科技互聯網企業,希望為外界探究智慧農業的發展進程提供一個可追蹤的企業樣本。
12月22日,一年一度的農業科技盛會——XAAC 2021極飛科技年度大會在廣州舉行。極飛科技繼續圍繞“無人化農業生態系統”展開,發布了一系列智慧農業科技產品,包括P100/V50 2022款農業無人機、R150農業無人車和M500/M2000遙感無人機。除了發布一系列智能硬件設備外,大會上極飛科技還推出了全新的售后服務體系。
現代化農業轉型“三重門”
隨著科技進步,農業的發展早已變了模樣,卻依然面臨“農業苦、成本高、勞動力流失”的問題。
我國農業勞力占比由1991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26%,已經低于世界平均值;疊加城市化進程對周邊區域勞動力的虹吸效應,進一步加劇了農業用工成本高,甚至無人可用的局面。
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成本調查資料顯示,目前幾乎所有農產品生產的人工成本占比超過 50%。如何吸引更多人回鄉,以及農業生產方式如何現代化轉型成為我國農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中國農業亟需轉型現代化農業。
現代化農業轉型“三重門”之下,是一片巨大的藍海市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和企業進入農業,農業潛藏著的巨大市場需求和空間正在被不斷看到。據前瞻產業研究院報告數據,2019年我國智慧農業的市場規模約為622億元,預計到2025年中國農業數字經濟規模將達到1.26萬億元。
其中,農業無人機就是一支重要力量。據中國農機流通協會市場監測,農業無人機年度銷量從2017年的不足千架發展到2020年的1.53萬架,四年時間增長了17倍;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0.55億元擴張到2020年的7.75億元,四年時間增長了14倍。
極飛科技通過多年的技術和產品積累,目前已完成了6大產品線的布局;同時也在探索無人農業的可能性,向智慧農業踏出自己的一小步。
例如,極飛科技通過采用全新的技術理念把飛行平臺和作業系統完全分離,讓新農人可以快速的在植保、播撒、測繪間靈活的切換,提高維修和運輸效率。其新推出的極飛2022款P100農業無人機在藥箱容量、作業效率上都進行了提升,特別是在電力系統上,農戶不再需要反復充電耽誤農時。
好的技術和產品,讓“農業苦、成本高”不再成為阻礙年輕人回歸農業的第一難;而無人化農業的探索,則是在推動農業從傳統種植方式向現代化轉型的嘗試。
科技改變農業,帶來不同于以往的農業生產方式;當然,也改變著農業里的人。今天,返鄉創業的“新農人”開始利用現代科技進行農業生產,不用親自下地,甚至在家打著撲克就能實現農作物的管理。新的技術吸引新農人回來,而新的農業生產方式,將讓他們留在農業,探索個人事業的新未來;他們,才是智慧農業發展的主力軍。
沖刺農業無人機第一股
農業無人機主要用于農藥噴灑、施肥、播種。極飛科技作為農業無人機領域的佼佼者,最早成立于2007年。創始人兼CEO彭斌就是技術出身,曾在微軟(中國)有限公司擔任技術經理。
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粵港澳大灣區總部、粵港澳大灣區中心與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聯合策劃推出了“高成長企業論——發現粵港澳大灣區‘瞪羚’樣本”,極飛科技就是其中典型的農業科技公司。
今年11月22日,瞪羚企業極飛科技科創板IPO已獲得受理,正式沖刺農業無人機第一股。
據其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0年,極飛科技分別錄得營收為3.22億、3.57億、5.30億元,今年上半年,極飛科技更是錄得營收4.69億元。
另外一組值得注意的數據是,極飛科技農業無人機的平均銷售價格由2018年的4萬元/套,降至今年上半年的2.63萬元/套;遙感無人機從2018年的2.37萬元/套,降至今年上半年的7546.76元/套。盡管售價在降低,但極飛科技的綜合毛利率一直保持穩定。據其披露的招股書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極飛科技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2.54%、32.74%、35.60%。
彭斌表示,這得益于技術進步、產品標準化程度提升和公司有效成本控制,一系列結果帶動了整機成本下降,為讓更多農戶享受成果,保證合理利潤前提下,適當調整了產品售價。
今年3月,極飛科技宣布完成15億元C輪融資,由高瓴資本、百度資本和軟銀愿景基金領投,成為資本、創新工場、越秀產業基金和廣州新興基金跟投,是迄今為止中國農業科技領域最大的一筆商業融資。
截至2021年6月31日,極飛科技資產總額17.74億元。擬募15.09億元用于數字農業智能制造基地項目、廣州研發中心建設、營銷及服務體系建設。募資總額,幾乎相當于再造一個極飛科技。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注意到,早在今年年初,極飛科技3000畝“超級棉田”項目就首次實踐了全程無人化智能管理,借助氣象站、攝像頭、土壤傳感器等數字基礎設施,以及人工智能高科技手段實現管理3000畝高標準棉田,實現畝產254公斤?!俺壝尢铩表椖康奶剿鲗嵺`,得到了尉犁縣政府的認可,并與極飛科技簽署戰略協議,共建棉花現代產業園,大力推廣超級棉田無人化管理模式。
來自極飛科技的兩名90后員工艾海鵬和凌磊,借助機器人、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管理3000畝高標準棉田。他們通過將農業無人機、農業無人車、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和智慧農業管理系統等無人化技術已應用于棉花耕種管收的各個生產環節,不僅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的投入,也提高了棉花生產效率和質量,驗證了無人化管理模式應用于大規模種植場景的可行性。
今年年底極飛科技同樣在廣州啟動了超級農場項目。彭斌介紹,極飛科技希望把超級農場打造成最酷、最硬核的無人農場模版,讓它在未來可以被復制和推廣。同時,超級農場還將作為農業科技的孵化基地向外界開放,讓更多農業技術在這里萌芽和生長。